#TaiwanCanHelp
WHO幹事長譚德塞對台灣所發表的言論與批評引起台灣人民的團結,全台動起來集思廣益用超秒殺的時間集資募款到一筆龐大的金額,一種見證歷史般我們準備向New York Times登報,為台灣發聲!
這週,消息出了報紙發了,精簡的設計與排版,全版面的上了紐約時報
站在設計的立場,簡短的大標配上大量留白,保留給閱讀者很多想像的空間,這點我個人覺得是個很棒的出發點,加上WHO一語雙關也很聰明,除了插圖的部分一開始要稍微想一下,但琢磨一陣子之後也能明白設計者背後的用心。
但我更好奇的是或許我正站在同溫層的立場,才能快速理解整個版面的背後意涵
如果今天我是局外人,如果我是台灣之外的人(其實也就是這篇廣告主要的受眾),大家也能知道這篇廣告訴求到底是什麼嗎?成功的廣告要能用最短的時間抓住眾人的眼光,並且在未能閱讀小字的前提下能大致理解主題進而誘導閱讀
於是我將廣告截圖,快速地發給了不同國家的朋友做了簡單的市調,一些有趣的回答與結果在這邊分享給大家。(以下回答的朋友分別來自美國、法國、西班牙、保加利亞、英國、香港)
但其實姑且不管這則廣告是否能成功地幫台灣發聲,我看見的是台灣人在國家遇到危險與威脅時的那種團結,跨越政黨跨越年齡的口徑一至,這種能量光想到就足以讓人雞皮疙瘩
在這樣的非常時期,我們更該抱持正向的心,所有的努力與用心都是我們能守住台灣的主要原因
台灣加油,世界平安!
-
My Instagram
https://www.instagram.com/ccisatroublemaker/